家具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顺德家具定制

家具广告位

搜索
查看: 361|回复: 0

竹木地板优缺点 竹木地板日常打理方法

[复制链接]

23

主题

30

帖子

9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1
发表于 2022-10-21 16: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竹木复合地板是竹材与木材复合再生产物。它的面板和底板,采用的是上好的竹材,而其芯层多为杉木、樟木等木材。其生产制作要依靠精良的机器设备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规范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过一系列的防腐、防蚀、防潮、高压、高温以及胶合、旋磨等近40道繁复工序,才能制作成为一种新型的复合地板。下面就让小编来带您来详细的了解一下。
竹木地板优缺点 竹木地板日常打理方法

竹木地板优缺点

优点

针对净空低,竹地板市场专门推出双企口(E型、F型)竹地板,可以不需龙骨,直接铺装,有效保留了室内空间,还有,竹木地板都是有针对性的生产,针对各地和气候采取不同的含水率控制,竹地板的优点是稳定性特好,开裂变形率小于木地板,在国际市场上是地板中的宠儿,像桃花江竹地板,经过独有的二次炭化技术,将竹材中的虫卵、脂肪、糖份、蛋白质等养份全部炭化,使材质更为轻盈,竹纤维呈“空心砖”状排列,抗拉抗压强度及防水性能大大提高,至于虫蛀问题,由于地板中养份都被炭化了,没了食物虫子自然不会繁衍生息,就好像把 人锁在房里,他不可能吃水泥活下来,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虫蛀问题,竹地板的工艺决定了温度对它的影响较小,竹地板在制作过程中经历了高温蒸煮(40多度),炭化(175度,高大气压)干燥,热压、紫外线烤漆等各种高温环节,只需工艺做足,它可用作地热地板。

选购竹地板可以参照以下 方式:首先看面,漆上无气泡,是否清新亮丽,竹节是否太黑,表面有无胶线(一条一条均匀顺长直线,机加工工艺不精细,热压压力不等等原因造成的)然后看四周有无裂缝,有无批灰痕迹。是否干净整洁,再就是看背面有无竹青竹黄剩余,是否干净整洁。一切看完后还要验货,看样品与实物是否有差距,最后一项是安装, 如需打龙骨则按标准30公分左右一根,标板需四道龙骨,很多经销商三道,由于竹子有弹性,容易咯咯吱吱的响。

缺点

色差小,因为竹子的生长半径比树木要小得多,受日照影响不严重,有明显的阴阳面的差别,因此竹地板有丰富的竹纹,而且色泽匀称﹔表面硬度高也是竹地板的一个优点。竹地板因为是植物粗纤维结构,它的自然硬度比木材高出一倍多,而且不易变形。理论上的使用寿命达20年。稳定性上,竹地板收缩和膨胀要比实木地板小。但在实际的耐用性上竹地板也有缺点:受日晒和湿度的影响会出现分层现象。
竹木地板优缺点 竹木地板日常打理方法

竹木地板日常打理方法

竹地板虽经干燥处理,减少了尺寸的变化,但因其竹材是自然材料,所以,竹地板还会随气候干湿度变化而有些变形;在北方地区如果遇到干燥季节,特别是开放暖气时,消费者可通过不同方法调节湿度,如采用加湿器或在暖气上放盆水等;南方地区到了多雨季节,消费者应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干燥;同时,在室内使用竹地板应尽量避免与大量的水接触,若有水泼到地板上,应及时擦干,清洁。

其次,避免损坏地板表面。竹地板漆面,应避免硬物撞击、利器划伤、金属摩擦等。防止将灰尘、沙子等物带入房间,这可以在门口放置一块擦鞋垫,但必须保持鞋垫的清洁。不要用钉尖物擦刮竹板表面或穿带有金属钉的鞋进入房间。可以用一些纤维面料将家具的脚包起来,这样既可以使家具移动起来更方便,还可以使家具不损伤地板。

最后,应正确清洁地板。在日常使用过程,保持竹地板地面干净、清洁时,可用干净扫把扫净,然后再用拧干的拖把拖,平时也可以用柔软湿布轻擦地板,当然也可以像对待地毯那样,用吸尘器除去地板上的灰尘。根据使用情况,可以隔几年打蜡一次,保持漆膜面平滑光洁。如果条件允许,2到3个月可在竹地板表面打一次地板蜡,这样维护效果更佳。

另外,还需要常开窗换气,调节室内空气温度。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内容了,相信朋友们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你们喔。大家也可以登录到查看订阅更多相关内容和资讯。想了解更多关于本文介绍的家具的特价信息,请关注每周末的建材家具团购会,价格将低于市场30%-50%,了解更多家具品牌特价请搜索进入。

家具论坛是专业的家具信息平台,有衣柜,橱柜,沙发,等行业内容,欢迎访问家具论坛:http://www.jiajulunta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家具论坛 ( 粤ICP备19038239号-1 )

GMT+8, 2024-6-2 04:50 , Processed in 0.0781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jiajuluntan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