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顺德家具定制

家具广告位

搜索
查看: 89|回复: 0

古代家具案(古代家具案板)

[复制链接]

30

主题

30

帖子

1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2
发表于 2023-7-8 15: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古代家具案板
一、炕桌
炕桌是在炕上、榻上使用的矮形家具。
二、方桌
方桌是桌面为正方形的桌子,规格有大小之分,有带束腰和不带束腰两种,常见的有四仙桌、六仙桌、八仙桌。
三、长桌
长桌又称条桌,桌面为长方形。体积不大,可随意摆放,使用方便,是明清时期最为常用的一种桌子。
四、供桌
供桌是一种长方形的桌子,常用来祭祀,年节时供奉祖先,或寺庙中用来陈设祭品,放置祭器和供品的桌子。
五、圆桌
圆桌的桌面为圆形,是清代才开始流行的桌式。
六、琴桌
琴桌是弹琴时专用的桌子。琴桌不包括大、小条桌,因为它们不是专为弹琴而制作的。琴桌形体不大,比一般桌略矮些,桌面与条桌相似,桌四面饰有围板,下底由两层木板组成,其中留出透气孔,使桌子形成共鸣箱。
扩展资料:
桌子之名,始于宋代。宋代桌子已出现束腰、马蹄、蹼足、云头足、莲花托等装饰手法;结构上使用了夹头榫牙板、牙头、罗锅枨、矮老、霸王枨、托泥等结构部件。
明清时期,因居室建筑的发展,出现了式样更多、用途不同的桌子。不过明代桌子的普及率低于案,一些名为“桌”的家具其实是“案”,如酒桌。清代桌子的普及率超过案,带多个抽屉的书桌逐渐多起来,晚清时受西洋家具的影响,已具有现代书桌的形制。
明式桌比案略小,腿脚装饰以直腿脚为主,常见的还有直脚内翻马蹄、三弯外翻马蹄脚等形式。桌子最典型的形制结构特征是腿足安装在面板的四角处,可分为有束腰和无束腰两种类式。
炕桌是一种可放在炕、大榻和床上使用的矮桌子,基本式样可分为有无束腰直足直枨或罗锅枨的,以及有束腰马蹄足直枨或罗锅枨的,且均采用与杌凳相仿的结构形式。
方桌是随着人们起居方式的改变而出现的高形家具,要与椅子或凳子配套使用。根据尺寸的不同可以分为“八仙桌”、“六仙桌”、“四仙桌”。清代时,带多个抽屉的书桌逐渐多起来,晚晴时受西洋家具的影响,已具有现代书桌的模样。
2. 古典家具案子图片
案子是古代中国家具的一种。
主要特指翘头案,它属于供案的形式,腿部非常夸张,过去都是在寺院和祠堂里使用,它表示对神灵、对祖宗的一种敬畏。它具有威严感以及有心理暗示。这是案子重要的本意。而由此衍生出了“案件”这一词,其原义指案子上的文件,但如今我们都是指代一些有关诉讼和违法的事件,泛指事件。其实发展到现在,案子与案件都没有实质性区别,都可以互换。
3. 古代家具摆设
中国传统古典家具的设计理念以"尊严"为本
  一、中国是一个极其讲究尊严的国家,在古代尤其如此,在家具的设计上,通常以显示人的尊严为主,而不是以人为本,由明清时期的家具就可以看的出来,比如清朝的宝座,椅面设计宽大,类似一张婴儿床,宝座的靠背和扶手分别垂直于椅面,上面雕刻繁复精美,这和清朝追求奢华之风是分不开的,喜欢用一些镶嵌、彩绘、镂空等技法来显示皇室的帝王之气。
  二、皇帝坐在上面威慑朝野,官员无不俯首朝拜,显示了皇帝一统天下,至高无上的权威,然而,试想,皇帝坐在如此宽大的宝座上,相当于无所依靠,后面的靠背和两边的扶手形同虚设,在古代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皇帝必须正襟危坐在上面,实际上一点也不舒服。家具在古代首先是一种身份、尊严和权势的代表。
4. 古代家具桌子
那是“凭几”
凭几(píng jī)是有三个蹄形足的特殊家具,几面较窄,几面后版部上脑凸起一定的高权度,上脑与扶手整体呈圈椅上部的半圈状,与汉榻配合使用,是供人们休息凭扶的一种家具。如徐州汉代画像石上就有一人坐于床榻上,身体向后依靠在一只三足凭几上的形象。
5. 古典家具架几案
细说中国床榻:榻、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
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像床形的文字,说明商代已有床,只是不为睡觉专用。
春秋以来,床往往兼作其他家具。人们写字、读书、饮食都在床上放置案几。另外还出现一种四足的高床。但床仍未成为睡卧的专用家具。
汉代“床”这个名称使用范围更广,不仅卧具,连坐具也称床。如梳洗床、火炉床、居床、册床等。
西汉后期又出现了“榻”的名称,专指坐具。榻大多无围,所以又有“四面床”的称呼。它在当时专指坐具,但在后来的生活中常被古人用作一种搬运方便,可提供临时休息的家具大量使用。
汉代少数民族的“胡床”,是一种高足坐具;隋朝“胡床”变称“交床”,唐朝又变称“绳床”,宋代又变称“交椅”或“太师椅”。宋代真正的卧具称“四面床”,大多四面无围子。辽、金、元时期,床发展成三、四面有围栏的床榻。
到了明代:
1、出现了“架子床”,因为床上有顶架。架子床是明清两代很流行的一种床。
2、出现了“拔步床”,外形像独立的小屋子,又称“八步床”。
3、出现了“罗汉床”,指左右和后面装有围栏但不带床架的一种
6. 古代家具 案
古代的书桌其实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正确的桌椅高度应该能使人在坐时保持两个基本垂直:一是当两脚平放在地面时,大腿与小腿能够基本垂直。这时,座面前沿不能对大腿下平面形成压迫。二是当两臂自然下垂时,上臂与小臂基本垂直,这时桌面高度应该刚好与小臂下平面接触。这样就可以使人保持正确的坐姿和书写姿式。
写字桌过高,椅子过低,就会使人形成趴伏的姿式,缩短了视距,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脊椎弯曲变形和眼睛近视。为此,日常使用的家具一定要合乎标准。
古代书桌—方桌
面呈正方形的桌子,规格有大小之分,结构有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明式家具中最典型的式样是“一腿三牙”;常见的有“八仙桌”古代书桌、“四仙桌”古代书桌,前者约一百一十厘米见方,后者约八十六厘米见方。
古代书桌—平头案
案面平直的条案名曰:“平头案”。明式家具中平头案古代书桌的式样较多,也都讲究,其特征就是案面平直,两端无饰。平头案古代书桌的式样也是丰富多彩的。平头案古代书桌在卯榫结构、装饰,以及局部处理上,可以说是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平头案古代书桌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古代书桌。 
古代书桌—套几
套几古代书桌是可从大到小套叠起来的一种长方或方形几案,三、四不等,故又称“套三”、“套四”的。由于套几古代书桌可分可合,使用方便,利于陈设,故至今在外销中仍很受家庭欢迎。套几古代书桌是我国古代书桌的传统产品之一。
古代书桌—翘头案
翘头案古代书桌是条案案面两端装有翘起的“飞角”,故称“翘头案”。明清时期主要是供陈设厢的承具。故翘头案大多设有挡板,并施加精美的雕刻。由于挡板用料较其他家具厚,常作镂空雕,故翘头案古代书桌的不少雕刻是明清家具木雕的优秀代表。
7. 古代的案板古代器皿介绍(一):
爵、角、觚、尊、壶、彝、戈、矛、钺、剑等

爵-青铜礼器,用于煮酒或温酒
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青铜爵一说可用于煮酒或温酒,少数爵之杯底确有烟炱痕,但绝大多数是没有烟炱痕迹的。

角-饮酒器
角是饮酒器。自宋以来,定爵形器无流而具两翼若尾者为角,按爵的自身容量,虽然在西周时代也有较大的出入,若以上述容量之比例作标准来辨别角,则将无法确指为何器。

觚-一种饮酒器
觚是饮酒器。觚与爵是一组最基本的青铜器,常伴随出土。

觯-一种饮酒之杯
觯是饮酒的杯子。

青铜杯
青铜杯约可分三类,第一为商、西周圆体执杯,第二为无耳杯,第三为东周椭形杯。

尊-一种中大型容酒器
尊是高体的大型或中型的容酒器。尊的形体可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鸟兽尊等三类。

壶-古代盛酒用
此指盛酒之壶,非谓盛水之壶,后者为盥器,不当入酒器类。青铜壶在历史上使用的时间自商至汉代或更晚,因而变化的形式相当复杂。

卣-盛酒器
卣是古代一种盛酒器,也是专用的祭器。

彝-盛酒器
盛酒器。彝,古代青铜器中礼器的通称。

斝-可温酒用
斝一种裸礼器,可用于温酒。

觥-一种盛酒器
觥是盛酒器,觥出现于殷墟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有圈足和三足、四足鸟兽形之类。成语“觥筹交错”中的“觥”就是指盛酒用的器皿。
罍?
罍-一种盛酒器
罍是盛酒器,见于商代晚期。

瓿-盛酒用,或盛水用
这种青铜容器或称“瓮”或“甂”。关于瓿的用途有若干争议,许多人声称这是用来盛酒的,也有认为瓿是用来盛装各式的酱汁,还有不少人表示瓿是盛水器。

盉-调酒用
盉本身就是盛玄酒(水)以调和酒味浓淡的,未必是把水和酒放在盉中调和后再注入爵中。因为从盘盉的组合来看,盉主要是盛水的,它与酒器组合,用水以调和酒;塔与盘相结合,则起盥沐作用。

枓-挹酒器
挹酒器(取酒用)。本作斗,因有别于量器之斗,故取枓字,商周青铜挹酒器作小杯有曲柄,如北斗星之形。

禁-承酒尊的器座
用于承受酒尊的器座。

匜-注水之器
匜是盥手注水之器。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

戈-一种兵器
商周时期兵器中最常见的一种。古称勾兵,是用以钩杀的兵器。戈由戈头、柲、柲冒和柲末的鐏构成。

矛-一种兵器
用于冲刺的兵器。矛体分锋刃和骹两部分,锋分前锋和两翼,骹即矛的銎。

钺-古代表示身份地位的一种权杖
钺,古代一种表示身份地位的权杖,授予节钺,其中的钺就是指这个东西。

剑-随身佩戴,用于防身格斗用
剑是古代贵族和战士随身佩带用以自卫防身进行格斗,可斩可刺的兵器。
古代器皿介绍(二):
鼎、鬲、甗、簋、盨、簠、敦、豆、盂、钟

鼎-青铜器物,一般用于祭祀,权力象征,如九鼎
青铜鼎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飨等各种用途。《周礼·天官·亨人》:“掌共鼎镬。”,郑玄注:“镬所以煮肉及鱼腊之器,既熟,乃膂于鼎。”在这个意义上,商周时代的青铜鼎,多数不是直接的烹煮器,是代表权力的器物,例如夏禹九鼎。

鬲-盛粥青铜器
鬲是炊粥器,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陶鬲。袋形腹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扩大受火面积,较快地煮熟食物,但商代晚期以后,袋腹逐渐蜕化,且多数青铜鬲有精美的花纹,不宜于火煮,当为盛粥器。

甗-一种蒸饭器物,上为甑(zèng),下为鬲,现农村还有变型甑在用
甗是蒸饭器,全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体用以盛米称为甑(zèng),下为鬲,用以煮水,中间的箅通汽以蒸于甑。青铜顱在商代早期已有铸造,但为数甚少。到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为数已较多。

簋-盛放饭食的器具,后演变为礼器,
簋是盛放煮热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特别是西周时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样,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和奇数组合的列鼎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盨-盛放饭食的器具,后消失未用
盨是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盨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主要流行于西周晩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

簠-盛放饭食的器具
簠是祭祀和宴飨时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簠出现于西周早期后段,但主要盛行于西周与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

敦-盛放饭食的器具,秦代后消失
敦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秦代以后消失。

豆-盛放肉酱、腌菜味品的器皿,礼器一种
专门盛放腌菜、肉酱和味品的器皿。豆也是礼器的一种,常以偶数组合使用,但是也有使用奇数组合的。

盂-大型盛饭器具
盂是大型剩饭器,兼可盛水盛冰,一般为侈口深腹圈足,有兽首耳或附耳。体形都比较大,因其铸造需用铜量大,耗资较巨,故出土的数量也少。

俎-切肉、盛肉案板器具,也是一种礼器
俎是切肉、盛肉的案子,亦为礼器,其用每与鼎豆相连。

匕-取食物的勺、匙器物
匕是挹取食物的匙子,古代的一种取食器具,长柄浅斗,形状像汤勺,指勺、匙之类的取食用具,后引申为匕首,即短剑或狭长的短刀。

镈-大型打击乐器,常与钟、磬一同使用
大型单个打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是贵族在宴飨或祭祀时,与编钟、编磬想和使用的乐器。

錞-一种打击乐器
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始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战国至东汉时期。

铙-一种打击乐器
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流行于商代晚期,后演变为编钟这种打击乐器。铙钹,就是指铙和钹两种打击乐器。

钟-指编钟,一种打击乐器,从铙演变而来
西周和东周的青铜打击乐器。钟的形式是从铙演化而来,基本形式是在两侧尖锐的扁体共鸣箱上部的平面上,有一个可悬的柄。
8. 古代的桌案
中国古典家具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原则上可分成“五大类”:床榻类、桌案类、椅凳类、柜架类、杂项类。
一、床榻类:主要有:拔步床、架子床、罗汉榻、罗汉床、贵妃榻。具体名称有:流苏寒玉床、珊瑚床、紫玉珊瑚屏榻、弦丝雕花架子床、雕花细木贵妃榻、红木雕云纹嵌理石罗汉床、榉木雕花架床、枸木雕围子床、黄花梨雕龙纹罗汉床、紫檀贴皮雕瑞兽花卉床
二、桌案类:主要有:供桌、供案、方桌、圆桌、月牙桌、书桌、、书案、画桌、画案、琴桌。具体名称有:酸枝木镂雕镶理石八角几、紫檀平角条桌、乌木边花梨心条案、铁梨象纹翘头案、紫漆描金山水纹海棠式香几、海青石琴桌
三、椅凳类:
(1)凳主要有:方凳、圆凳、条凳、马札、脚凳、坐墩、杌凳、交杌、长凳。
(2)椅子主要有:交椅、太师椅、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圈椅、玫瑰椅、灯挂椅、皇宫椅等。
(3)宝座
具体名称有:紫檀镶理石靠背椅、清红漆金龙头出手圈椅、乌木七屏卷书式扶手椅
四、柜架类
从功能上区分,中国古典柜架家具大致可分为四类:
(1)卧室类:顶箱柜、官帽柜等;
(2)书房类:万历柜、网背书架、门书柜、千秋书架等;
(3)珍玩类:多宝格、珍宝柜、博古柜等;
(4)厨房类:亮格柜、碗橱等。
五、杂项类
除了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柜架类的家具之外,还有很多种类名目,如:书箱、印匣、提盒、屏风、盆架、镜台、笔筒、雕件等,在此全部归纳为“杂项类”。
按照杂项类的功能和作用,大致分为以下“四个类别”:
置物类:书箱、衣箱、官皮箱、百宝箱、文具箱、印匣、其他箱匣、都承盘、提盒等;
屏风类:地屏、床屏、梳头屏、灯屏、挂屏、曲屏风等;
架具类:衣架、面盆架、镜台、烛台、承足(脚踏)等;
摆件类:笔筒、墨盒、棋罐、瓶座、碟架、烟具、雕件等。
9. 古代家具案板图片大全
古代食器种类很多,主要的有:  簋(gui),形似大碗,人们从甗(yan)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  簠(fu),是一种长方形的盛装食物的器具,用途与簋相同,故有“簠簋对举”的说法。  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  皿,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足。  盆盂,均为盛物之器。  案,又称食案,是进食用的托盘,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  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匕,是长柄汤匙;俎,是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古人常以刀匕、刀俎并举,并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说的就是这种境遇。  箸,夹食的用具,与“住”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个“竹”字头为“筷”,沿用至今。以上食器的质料均可选用竹、木、陶、青铜等。一般百姓大多用竹、木、陶制成,贵族的食器则以青铜居多。古代统治者所用的筷子,有的用金、银或象牙制成。  古代炊具  我国古代炊具有鼎、镬(huo)、甑(zeng)、甗(yan)、鬲(li)等。  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说;鼎的上沿有两耳,可穿进棍棒抬举。可在鼎腹下面烧烤。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别较大。古代常将整个动物放在鼎中烹煮,可见其容积较大。夏禹时的九鼎,经殷代传至周朝,象征国家最高权力,只有得到九鼎才能成为天子,可见它是传国之宝。  镬是无足的鼎,与现在的大锅相仿,主要用来烹煮鱼肉之类的食物;后来它又发展成对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将人投入镬中活活煮死。  甑,是蒸饭的用具,与今之蒸笼、笼屉相似,最早用陶制成,后用青铜制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许多孔眼,置于鬲或釜上,甑里装上要蒸的食物,水煮开后,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  鬲与鼎相近,但足空,且与腹相通,这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接受传热,使食物尽快烂熟。鬲与甑合成一套使用称为“甗”。鬲只用作炊具,故体积比鼎小。  炊具可分为陶制、青铜制两大类。一般百姓多用陶制,青铜炊具为贵族所用。  古代酒器  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口,高颈,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还能装水,故后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  彝、卣(you)、累、缶(fou),都是形状不一的盛酒器。  爵,古代饮酒器的总称,作为专名是用来温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角,口呈两尖角形的饮酒器。  觥(gong),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横放的牛角,长方圈足,有盖,多作兽形,觥常被用作罚酒,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杯,椭圆形,是用来盛羹汤、酒、水的器物。杯的质料有玉、铜、银、瓷器,小杯为盏、盅。卮,也是一种盛酒器,《鸿门宴》中有“卮酒安足辞”之句。  脍炙  脍,切细的鱼、肉;炙,烤肉。古代鲜肉一般用火炙,就像今天的烤羊肉串;干肉则用火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见古代脍食需要很高的刀工技法。脍炙,是人们所共同喜好的,后来把诗文为人所称颂叫做“脍炙人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家具论坛 ( 粤ICP备19038239号-1 )

GMT+8, 2024-5-17 23:10 , Processed in 2.1975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jiajuluntan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