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2|回复: 0

家具支承架(木材支撑架)

[复制链接]

30

主题

30

帖子

1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2
发表于 2023-5-23 11: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木材支撑架
即便是不锈钢橱柜,往往店家在生产的过程当中也会加入一些木头类型的东西的,比如说在上面的台面部位。下面应该是木头的支撑架才最为合适,因为木头和表面的台面才能形成更好的贴实状态,会减少声音和加重它的承重,让表面的不锈钢材料变得挺硬一些,黄相互之间碰撞起来也是不会发生声音的,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2. 木质支撑架
如果按用途分类,则可分为三种类型:工作脚手架,包括结构工作和装饰工作脚手架; 防护脚手架,主要用于安全防护; 承重和支撑脚手架,主要用于模板支撑。
如果按安装类型分类,则可以分为单排脚手架,双排脚手架和全屋脚手架。
如果按材料划分,则可分为竹制和木制脚手架,由木杆或竹制杆子制成;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包括盘轮扣脚手架(快拆架),盘扣式脚手架,碗扣脚手架。
如果根据支撑方法分类,则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悬臂式脚手架,落地式脚手架,悬挂式脚手架,升降脚手架
3. 树木支撑架材料
1、 杂木是阔叶木材商品名称,它指的是阔叶树种多,分布较散,单一树种资源不集中,出材率低。杂木中的杂并非指的木材材质杂乱和不好,而的是树木种类繁多。杂木包含了不少名贵木材,比如说柚木、榆木、榉木、核桃木、楠木。
2、 杂木按照木材材质可分为硬杂和软杂两种。硬杂木指的是密度、硬度比较高的木材,虽然不如红木珍贵,但也是一种工艺性能优良的家具用材,常常被人们用作家具内部的支撑框架。比较常见的硬杂木有水曲柳、榆木、枣木、柞木等。
4. 木支撑模板支架
模板支架搭设跨度就是梁的跨度。梁底支模架:支撑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规范存在重要疏漏,使计算极容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
板跨=次梁间距, 次梁跨度=主梁间距, 主梁跨度=柱距
5. 树木钢支撑架
树木的树干有支撑和输送养份的什么用。
树干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将树冠支撑起来,使树冠长的更高,得到更多的光照;还会防止在风力的作用下将树木吹折。
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养分运输,将叶片光合作用的养分传递给根部,同时将根部吸收的水分、矿物质等运输到叶片等部位。
当然这些作用是由树干的不同部位来实现的。
6. 自制木头支撑架
一般用木头的,成本低。      水泥做瓦条要现浇梁的 ,计算高度时比较麻烦,特别是斜面的平面不容易控制,最后的瓦条还是木头的。
7. 木工模板支撑架材料
经验数据是:钢管按建筑面积算每平方5-8根。模板按建筑面积乘以2.5至3倍。以下有一些数据说不定对你以后有点用:
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
1、多层砌体住宅: 钢筋:30KG/m2 砼:0.3~0.33m3/m2
2、多层框架: 钢筋:38~42KG/m2 砼:0.33~0.35m3/m2
3、小高层11~12层: 钢筋:50~52KG/m2 砼:0.35m3/m2
4、高层17~18层: 钢筋:54~60KG/m2 砼:0.36m3/m2
5、高层30层H=94米: 钢筋:65~75KG/m2 砼:0.42~0.47m3/m2
6、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米: 钢筋:65~70KG/m2 砼:0.38~0.42m3/m2
7、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11~12层之间; 以上数据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
8. 木工支撑架
构造见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6.9满堂支撑架;顶步水平杆的步距要求见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6.1.9-3 在立柱底距地面 200mm 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当层高在 8~20m 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大于 20m 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属于高大模板支架的见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4.4.8-1............可调顶托伸出顶步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不应大于500mm。
9. 钢材支撑架
使模板支撑架均衡受力,增强模板支撑杆的受力强度。垫块主要用于基础首层模板,钢管直接搭设在地面上容易因地基沉降变形而影响钢管受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家具论坛 ( 粤ICP备19038239号-1 )

GMT+8, 2025-8-8 01:11 , Processed in 0.12501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jiajuluntan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